今年,有1/3的医学人才未加入医生队伍,未来该如何应对应届毕业生相关问题?
7月9日,在杭州香格里医院发展大会的前会,给到了我们答案。
本次活动致力建设一个医校交流的平台,医院的代表们一同探讨医学生职业成长的系列问题。
本次会议邀请了11家高校的领导嘉宾,其中来自北京大学、哈尔滨医科大学医院领导嘉宾针对五个问题进行了一场圆桌会议。主要探讨关于医学生的职业发展的相关问题。
会议有哪些亮点?丁香人才为你一一解读
Q1:医学生就业现状及难点
学历要求不断上升,硕士就业最困难?
哈尔滨医科大学招生就业处副处长谷家睿:
我们所有的用人单位,特别是医疗系统对于学历的要求是层层往上涨,现在技术员都是博士和博士后,很多单位现在动则就是要博士。
医疗还要有一阶段的规培证,它事实上也造成了由于这种需求的变化,当然了从高层次人才的需求是很关键的,形成了我们对不同的专业存在着就业的困难不一样,本科生不太有困难,硕士生成了就业困难的群体。
就业现状:
就业呈现多样化。以北大医学院为例,从北大医学院过来的差不多只有50%的人左右是进入到临床的岗位,50%的人进入甚至像投资行业,现在股权投资也很多,他是医学口往这方面走也很多。
就业难点:
招聘区域不均衡性。有的地区招聘早,需求多,政策活,流程快,但是有的区域就会出现招聘晚,流程长的情况。因为一医院都是事业单位,都会在体制内,这样容易造成在8月31日还没有能够走完这个招聘的流程,就会导致学生招聘进程出现延迟。
Q2:单位更看重应届人才的哪些硬技能和软素质?目前招聘阶段如何甄别?
院长在现场招聘时,最看重这些
医院院长曹杰:
1、动手能力强。因为医生对于综合的素质各方面还是要求比较高
2、表达能力。其实表达能力还是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因为面对病人,不会表达就意味着潜在的遗患患者有可能出来
3、临床技能。比如对一些学生,我们有临床技能的中心进行考核,遴选。
4、心理素质。我们在招聘的时候,我们肯定是要有一个心理科的医生,在招聘现场进行一些心理的评估。
5、兴趣爱好。医院喜欢多层次的学生。
对医学毕业生来说,需要具备这些
费森尤斯医疗高级人力资源总监KathyXu:
1.第一资质很重要。对于人才选择的标准,一般去专业的地区性院校,与业务需求相匹配的学生,因为学生的就业不均衡,所以打差异化发展。
2.有协调能力。在个性上是否乐观跟积极,是否愿意碰到困难可以接受挑战。
3.需要有一定的「敏捷」。敏捷就是看这些学生是不是有足够快速的反应,学习能力好,愿意不断地成长。在比较年轻的时候愿意吃苦。
Q3:如何促进医学生更加充分更高质量就业?
学生的高质量,高校需要做出努力
基础医学院党委副书记郭琦:
1.在医疗人才建设里面留住人才。真正的充分就业,在就业领域找到建功立业的起点,这点来讲就是非常关键的事情。通过这样的教育,这也是社会资源进入教育里面非常好的方式。
2.高校做好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高校是学生成长的导向,它的目标让我们的学生真正了解到自己的就业,把自己植根于我们国家的建设当中。
3.高校致力于教学改革。它的目标让我们培养的医学生更快的适应我们的工作需要,我们所有教育的目标是为了让学生能够去到工作岗位上实现建功立业。
4.用人单位也能参与到医学教育。真正的实现我们的全员育人
提高学生竞争力,也能提高就业质量
哈尔滨医科大学招生就业处副处长谷佳睿:
1.提高综合素质是非常重要的。与人沟通,综合协调能力,这些我们会在学校从一入学的时候,开展各种各样的活动,提升他这样的能力。
2.高校加强就业指导。针对部分的学生他的求职意愿比较高。
3.开拓市场就业。针对刚才说的市场需求的不均衡,我们主要从开拓市场就业做起,缘份总是他们的深。
Q4:单位如何搭建医学生职业成长体系?
搭建医学生职业成长体系,需要医校的共同努力
医院院长曹杰:
1.医校之间需要加强了解。经常我们靠简历才知道台子,双方的了解不够。以后有这种模式,医院渗透到里面很好,这种模式要加强。
2.医联体需要加入到学生的职业中。像医院有很多医联体的形式,我们学生的社会实践都是由专家带队的,我们医院,我觉得也可以把这种资源利用。
Q5:畅想「医校互连」蓝图
医校互联,完美蓝图
医院老师分享:
1.沟通特别重要。因为很多时候我们会发现,学校老师们说我的学生没有好的就业机会,企业说没有好的学生,永远都碰不到,两个平行线走不到一起。
2.企业可以提前跟学生分享很多岗位。刚才讲了50%渠道临床一线,还有50%去到不同的企业,一个学生进来了未来有很多个岗位供他终身就业。就打人才和品牌这两个,无论是学校还是企业,一定找到跟自己不一样的地方。
3.提前深入了解学校的情况,学生的情况。提前去把学校几种培养模式,学生关心什么问题了解清楚,这样我们招聘的时候也可以谈到它的心坎里,不像现在招聘只是收他的简历。
以上就是丁香人才在本次会议中为大家整理的各个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