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丁香 > 丁香功能 > 正文 > 正文

冬至复卦与颜渊的生命境界

  • 来源:本站原创
  • 时间:2021/12/30 15:19:02
中科爱心救助 http://disease.39.net/bjzkbdfyy/180130/6032484.html

(按:论语雍也篇哀公问:“弟子孰为好学?”孔子对曰:“有颜回者好学,不迁怒不贰过。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则亡。”)

如果问他为什么能够“不迁怒,不贰过”?最实在也最虚泛的说法是:他的心灵非常得清明,他的心灵很敏锐。

当然,也只有清明才能敏锐,就像一片清净的蓝天,稍微有一丝云影都看得出来。如果本来就是雾蒙蒙的,其间翻云覆雨也看不清楚了。我们怎么了解颜渊这种清明与敏锐的程度呢?我想可以从《易经》系辞传的一段文章来烘托。

《易经》有一个卦叫复卦——地雷复:上面是坤卦,坤卦三个爻都是阴爻,代表地;下面是震卦,震卦下面一画阳爻,上面两画阴爻,代表雷。震卦在下,坤卦在上迭起来。这个卦体我们一看就可以立即记住,除了干卦六爻皆阳,坤卦六爻皆阴之外,最容易认的就是这个复卦了。它只有一个阳爻在最下,上面全部是阴爻。奇特的卦体,常有奇特的卦义。

所以你要读《易经》,可以从那些比较容易记住的几个卦读进去。稍有易学观念,懂得卦象的人,一看到这个复卦,就会升起一种很特别的感受。有什么感受呢?易经的六十四卦,每卦不就是六个笔画吗?会有什么特别感受呢?但如果知道那些笔画的象征意义,就会有感受了。古人把一实画称为阳,一虚画称为阴。阳代表刚健、光明、积极等。阴代表柔顺、黑暗、消极等。复卦只有最下一画是阳,其他都是阴,这不很怪吗?那它象征什么呢?在群阴之中,有“一阳生”,什么叫生?原来卦爻的画法,是从下面画上去的,所以最下面叫做“生”,它有态势,有力量,会从下面慢慢生长上去。群阴之中有一阳生,就叫复卦。

现在我们说恢复,说复兴,这个“复”的原典就是出于复卦的复。所以如果不了解《易经》的复卦,你连什么叫恢复,什么叫复兴的意义都把握得不准确。因为《易经》用卦爻中阴阳的变化象征天下的一切事物,气候寒暖的变化,是人类很容易关心到的事,古人就曾用卦爻的阴阳变化来表示气候的变化。

为什么有气候的变化呢?气候之所以有变化,关键不是地球的自转,地球的自转只造成白天黑夜的变化,四季的冷热是因为地球公转时太阳对地面照射角度的变化所造成。复卦的最下一阳爻,就象征着太阳。有些人或许还不知道中国人为什么把那太阳称为“太阳”的原因。西方人叫做“sun”,似乎没什么道理,但中国人叫“太阳”,是有道理的,这个称呼和《易经》有关。它本来不叫太阳,它本来叫日。这个“日”是象形字,一个圆圈点一点。圆圈是画太阳的轮廓,为什么中间还点一点呢?表示它是实在的,而念做“日”的发音就和“实”相近。《易经》用阳爻象征光明、开朗、刚健的东西,而天下最刚健、最实在、最光明的东西就是那个sun,它是“阳中之阳”,所以叫它做“太阳”。

由于地球的公转而造成太阳对地面照射角度的变化,形成了四季的变化——春夏秋冬。什么叫做夏天呢?夏是大的意思,太阳大叫夏;夏天为什么热呢?因为太阳直射。那么冬天的冬是什么意思呢?冬跟终的意思相关,眼看太阳日渐远离,冰天雪地,生机消灭殆尽,叫做冬。所以太阳离我们最近就是夏,太阳离我们最远就是冬。也可以说夏的阳气最盛,阴气最弱;冬的阳气最弱而阴气最盛。

中国人讲究风水,为什么建房子喜欢坐北朝南?因为中国在北半球,太阳永远在中原地区的南边,希望向着太阳,多得阳气。而太阳一过夏至就一直南移,到了冬至,如果太阳继续远离,整个大地就要冻僵了。中国古人到冬至那一天是要庆贺的,但没听说庆贺夏至,古人观测天象,发现冬至那一天的晚上12点,太阳停止往南迁,12点过后,它就往北再来了。太阳又回来了,那不值得喜庆吗?

易学传统中,用阴阳爻累积的变化象征气候的变化,一个卦有六个爻,六爻各有阴阳的变化,这样就有了十二种变化。你看有一阳生,二阳生,三阳生,四阳生,五阳生,六阳生;六阳到顶了,就一阴生,二阴生,三阴生,四阴生,五阴生,六阴生。阳生六阶,阴生六阶,加起来总共十二阶,中国古人就用来配合十二个月。

你想一想,一阳生,也就是刚才说的复卦,配哪一个月才恰当呢?一般人或许会说春天来的时候吧?或许是二月或许是三月。其实不然,古人不这样看,中国古人想事情都想得相当细腻。唐朝诗人杨巨源有一首题为《城东早春》的诗,说“诗家清景在新春,绿柳才*半未匀。若待上林花似锦,出门俱是看花人。”

一个感受敏锐的诗人认为大地的清新景色是在春天刚来的时候,那时候绿柳才*——一般人的印象柳是绿的,但刚发芽的时候不是绿的,是*的,所以“绿柳才*”是指柳树刚刚发芽,而且还“半未匀”,还没有全部发。刚这边发一个芽,那边发一个芽,这个时候,诗人就知道,春天来了,他赏春去了。“若待上林花似锦”,如果等到国家公园的花都开得像锦绣一样了;“出门俱是看花人”,大家都知道要去看花了。当一般人感觉到春天来的时候,阳气已经升了一段时间了,“春气“已经过大半了。那么阳气什么时候升起的呢?阳气就刚好在最寒冷的下一秒钟产生了。所以,复卦代表冬至那一个月,就是夏历的十一月,公历的十二月。

“一阳生”,就是复卦。所以复卦的初爻,是这一卦的精神所在。在《易经》复卦初爻的爻辞说:“初九,不远复,无祗悔,元吉”。“不远复”的意思就是说幸好还没有离得很远,它就回复了;“无祗悔”没有造成很大的悔恨;“元吉”,这是大吉大利的情况。因为天地都不能保证不会有差错,何况是人生?所以人生难免有昏昧,但是你的昏昧不可以走得太远,不可以绕出圈子,脱离轨道。如果太过离谱,恐怕你就会闯祸了,甚至就永远回不来了。所以要“不远复”,才能“无祗悔”,天地自然如此,如果人生也能如此,真是大吉大利,可喜可贺。

在《易经》系辞传里面,就特别有一章引孔子的话,来解释这个复卦的初爻:“子曰:颜氏之子,其殆庶几乎!有不善未尝不知;知之,未尝复行也。”整部《易经》里面提到的人物是很少的,但是在这里提到颜氏之子――颜渊,“其殆庶几乎”大概差不多是可以代表这个爻了吧,所以这个复卦的初爻就以颜回做代表,颜回就是冬至,冬至就是人类的希望。在群阴之中,一阳不死,时刻跃动,真如海底涌红轮,借用新诗人郑愁予的话说:“我是北地忍不住的春天”。了不起啊!

如果没有颜回这种人格,你的人生还有什么希望?孔子为什么以颜回代表复卦初爻呢?因为“有不善未尝不知”,他心中有一点不善;“未尝不知”,马上就知道;“知之,未尝复行也”,知道了就不会再继续下去,心灵马上恢复它原本的纯净。所以刚才说颜回的心灵为什么那么清明,他不是生来就是清明的,他就算是禀赋比较高,比较清明,他也不可能保证随时都那么清明。只有孔子善于形容,形容他为什么清明,因为“有不善未尝不知;知之,未尝复行”。

这不是不远就复吗?他的不远是真的不远,甚至比天地还不远,因为人心可以随时不远即复,所以颜渊的生命是和风煦日,生机盎然,一片吉祥,幸福满溢。颜渊的生命代表了人类永恒的希望,而且可以是“四季如春”永不凋零的希望!

与您共同黾勉之还有读经成长故事最真诚的读经教学法最纯粹的读经教育理念读经王财贵读经教学法

中心


本文编辑:佚名
转载请注明出地址  http://www.dingxianga.com/dxgn/11007.html

Copyright © 2012-2020 丁香版权所有



冀ICP备2021024884号-7
2025-05-19 星期一 02:38: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