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名:雀苏(《雷公炮炙论》),雄雀矢(《别录》),青丹(《本草拾遗》),麻雀粪(《滇南本草》),雄家雀粪(《黑龙江中药》)。
出处:《滇南本草》
来源:白丁香,又称麻雀粪,为文鸟科动物麻雀的干燥粪便。全年均可采收,需去除泥土或杂质,晒干后入药。原形态与动物形态详见“雀”条。干燥的雀粪,形态呈圆柱形,有时稍带弯曲,长度约为5至8毫米,直径1至2毫米。其表面颜色为灰白色或灰棕色,质地稍硬且易折断。断面呈现棕色粒状,带有微腥臭味。品质上乘的雀粪应干燥、无杂质及泥土。
在化学成分方面,雄雀粪富含灰分、总氮量以及氨。其炮制方法需先拣净杂质,再研成粉状,以甘草汤浸泡后焙干。
雀粪在中医里有着广泛的归经,主要入肝、肾二经。其性味苦而温,具有化积、消翳的功效,常用于治疗疝瘕、症癖、目翳、胬肉及龋齿等问题。但需注意,肾虚有火者及孕妇应忌服。
此外,雀粪还有着诸多用法和用量建议。内服时,可研末为丸或散剂,每次用量为5至8分。对于外用,则可研细后调敷或与乳汁混合点眼。同时,还有多个复方推荐,如治疗饮食伤饱、取凉过度导致的闷胀欲死等症状,可采用雄雀粪散进行调理。②治疗小儿卒客忤,躽啼腹坚满的症状,可以使用雀粪一两,配合当归半两(锉碎后微炒)。将药物捣成细末,加入炼蜜和成丸,丸子大小如麻子。对于五十日大的婴儿,每次服用一丸,用乳汁送服,每日三至四次,根据儿童年龄大小适量增减。(《圣惠方》雀粪丸)
③针对诸痈不消已成脓,且惧针不敢破的情况,可以使用雀屎涂抹在头上,干燥后更换,以雄雀屎为佳。注意选择坚硬的雄雀屎。(《梅师集验方》)
④对于吹奶的治疗,可以使用白丁香半两,捣成细末,每次服用一钱匕,用温酒调下,随时服用。(《简要济众方》)
⑤若患浸淫疮癣,可尝试将雀屎与酱瓣混合研磨,洗净后每日涂抹。(《千金翼方》)
⑥若不慎受伤导致破伤风,疮口出现白色痴皮且无血色,病情危急,可立即使用雄雀粪研细后,以热酒调服半钱。(《普济方》)
⑦针对小儿卒中风,口噤无法下咽的症状,可以制作如麻子大小的雀屎丸,用饮下法治疗。(《千金方》雀屎丸)
⑧若目热生肤赤白膜,可用细长直立的雀屎,与人乳混合后敷在患处。(《肘后方》)
⑨对于咽喉双雕及单雕的治疗,可制作白丁香二十个与砂糖滚开的白丁香丸,用薄绵子包裹后含在口内。(《普济方》白丁香丸)
⑩若患齿龋痛有孔,可用雄雀屎以绵裹内齿孔中,每日更换两次。(《养生必用方》)
另外需注意,商品白丁香除了上述的雀粪外,还包括山麻雀的粪便。山麻雀与麻雀形态相似,但背面色栗红且耳羽处无黑色斑块。